
10月17 日,为期三天的2025年智慧植物工厂技术研讨会暨智慧农业发展分会年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圆满收官。这场汇聚国内外18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的行业盛会,以“技术革新、产业协同”为核心主题,通过实地观摩、前沿讲座、专题论坛等多元形式,搭建起智慧植物工厂领域高效交流平台,凝聚行业发展共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新动能。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主办,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智慧农业发展分会、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控岗位团队共同承办,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农金旺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炫宇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科资源等单位提供支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中药材体系岗位科学家贺冬仙担任大会主席,全程统筹会议筹备,会议聚焦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内容丰富、成果显著。
实地观摩:触摸智慧农业“实景样板”
作为会议重要环节,两场实地参观让参会者近距离感受智慧植物工厂的实践成果,沉浸式体验技术应用魅力。10 月 16 日上午,参会人员走进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实地考察水院楼、信电楼、工学院楼内的科研平台与试验现场。这些硬件载体与数字化平台直观展现了中国农业大学在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研发、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学科积累与技术实力,为参会者搭建起“理论指导实践”的认知桥梁。
当日下午,参会代表前往位于平谷区的北京农业中关村。温室生产现场的自动化环控设备与水肥灌溉系统,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环境保障;科研型温室内长势健壮的作物、规模化温室建设现场的有序布局,生动呈现了未来农业的理想场景。这场“眼见为实”的技术体验,让参会者直观感受智慧农业的高效与精准,更为后续深度研讨奠定扎实实践基础。

前沿对话:中外专家共探技术突破路径
10月17日的核心议程中,特邀讲座与专题论坛成为技术交流的“核心阵地”,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共话行业前沿动态??皇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智慧农业发展分会主任委员赵春江为会议致辞,深入剖析智慧植物工厂的发展趋势与核心挑战;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朝元代表校方致欢迎辞,强调大学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坚定决心;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原会长刘宪向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对智慧农业未来发展提出期待。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智慧农业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杨经学主持开幕式。

在智慧植物工厂特邀讲座环节,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丸尾达教授分享日本植物工厂产业化经验,为国内行业提供成熟发展范本;日本丰桥科技大学高山弘太郎教授聚焦温室高效生产,带来基于作物信息的智能环控技术方案;日本大阪公立大学池田英男教授解析全球植物工厂的发展趋势,拓宽行业国际视野。中国农业科学院张玉琪博士则围绕主粮作物加代快繁分享LED光配方研究成果,展现了我国本土技术在种业创新中的技术突破。中外经验互补碰撞,为设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多元化新思路。

药用植物工厂论坛同样亮点突出。天津大学高文远教授解析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人参、三七等)活性成分生产的应用,破解传统种植中活性成分不稳定难题;亳州中医药集团代表刘凯分享半夏种球工厂化实践成果,提供药用植物规模化种植的实操案例;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李峰博士从市场需求视角,探讨药用植物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路径。三场分享覆盖技术研发、产业落地与市场需求,为药用植物智慧种植构建全链条解决方案。

跨界沙龙:政企研协同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两场特色沙龙打破身份壁垒,搭建起政企研跨界对话桥梁,针对行业痛点展开深度研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智慧植物工厂沙龙由武汉植物方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丰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围绕“技术实用性”“物流智能化”“节能降本”“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产业痛点热烈讨论,最终形成“降低设备成本以推动技术普及”“结合气候禀赋打造节能发展模式”等共识,为技术落地提供清晰路径。
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发展沙龙上,江苏大学、北京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结合各自专业建设经验分析当前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季永然博士分享北欧国家在该领域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沙龙嘉宾就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达成共识,提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培养方案与国际接轨、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为智慧植物工厂及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盛会落幕:凝聚共识开启产业新征程
此次研讨会虽已落幕,但会议沉淀的技术经验与达成的合作意向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参会者纷纷表示,本次会议不仅实现了国内外技术的深度交流,更搭建起政企研协同合作的有益桥梁,为智慧植物工厂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现场提供明晰路径。未来,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慧植物工厂产业将不断迈向新征程,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粮食安全保障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日期:2025-10-24 10:37:19 提交人:李仲秋 责任编辑:李仲秋